文章详情
SMT换线制度说明
日期:2025-04-25 20:18
浏览次数:5199
摘要:
SMT换线制度说明
今天讲讲SMT换线制度,从四个方面来讲解,希望对朋友们有所帮助:
一、目的
规范SMT换线时各员工工作职责,提高换线效率
二、范围
适用于SMT所有产品的换线工作
三、职责
(1)物料员:负责备料、准备钢网
(2)印刷员:负责印刷机转线,工作内容包括:清洗钢网,准备锡膏,选取刮刀并清洁刮刀,酒精检查与添加,洗网纸检查与更换,拆包PCB并装在上板架上,做刮刀高度与刮刀压力(部分印刷机),印刷后锡膏厚度测试。
(3)贴片员:负责贴片机转线工作,工作内容包括:按上料表上料、调贴片程序、对物料确认、盘装IC需要拆包准备。
(4)炉前外观:首件确认,协助印刷员工装PCB、搅拌锡膏
(5)炉后外观:调炉温程序、调整回流炉轨道、测炉温曲线
(6)生产组长:提前10~15分钟将转线信息通知给工程技术人员、IPQC,确认相关的文件(BOM、上料表、炉温程序)是否齐全,换线时现场指导、协助换线,监控转线效率与质量
(7)生产主管:保证转线时SMT组长或主管必须在生产现场、有两名贴片员工共同进行转线,对转线效率负责。
(8)工程技术人员:负责转线时更换吸嘴、调整贴片机轨道、调整贴片支撑,处理设备异常,炉温曲线电子文档确认,对转线质量负责。
(9)IPQC: 印刷质量确认、贴片物料核对、首件检查
四、具体要求
1.1备料、程序确认
物料员根据生产排产信息及时将要生产的指令单物料及钢网准备好,提前半小时将物料及钢网送到 1.2 SMT印刷、贴片工序
生产组长要在转线前确认下个指令单是否有印刷程序、贴片程序、上料表、炉温程序。
2,生产过程中转线
2.1印刷机转线
印刷员提前清洗下个指令单的钢网。在确定吹板数量的前提下,印刷员可提前印完上个指令单的*后几块PCB,然后准备下个指令单的钢网进行转线。印刷后进行锡膏厚度测试,测试合格后将该PCB交给IPQC进行首件确认,IPQC确认合格后正是投入生产。
炉前外观人员在上个指令单*后一块PCB入炉后,立即协助印刷员将PCB装入上板架、搅拌锡膏。
2.2贴片机转线
贴片员应在转线前根据“上料表”,将部分物料装入FEEDER并放在闲置TABEL(或FEEDER架)上。
SEIMENS(西门子贴片机)转线:所有SEIMENS贴片机完成上个指令单贴片后,贴片员立即从主控电脑中调出下个指令单的程序并传到该条SMT线体上,然后由设备人员负责完成换吸嘴、调轨道,贴片员完成装料工作(装料与换吸嘴同步进行),自检无误后由IPQC核对物料,核对无误后,开始贴片。
量产产品首件由贴片员工检查贴片质量(偏位、漏件),确认无误后交IPQC确认(贴片质量及BOM核对),IPQC核对无误后开始过炉(前提:炉温正常)。在贴片员检查首件过程中,贴片机继续工作不停机(除非首件检查发现贴片异常)。生产出的单板暂放在炉前外观的工作台板或上板架上。试产产品或在该线**生产的产品必须经贴片员、IPQC完成首件确认后,贴片机才能开始贴**块板。
YAMAHA(雅马哈贴片机)转线:当**台YAMAHA机器完成上个指令单贴片后,转线人员就可以从**台机开始进行转线(转线的具体操作及人员分工与SEIMENS转线相同)。
Panasonic、FUJI就不多讲了。
2.3回流炉转线
当上一个单*后一块出炉前,炉后外观准备好测试仪与测试板,当所有产品出炉后立刻由炉后进行调用新程序,待程序已经稳定运行后进行炉温测试,及炉温电子文档确认。在回流炉温度调整及测炉温曲线过程中,炉后外观人员完成上个指令单剩余PCB外观检查工作。
3,开线时转线操作
3.1 开先前准备
SMT组长或指定人员提前30分钟上班开启回流炉电源并根据生产排产调用相关的程序,贴片设备进行空贴动作准备,并在转线前10~15分钟将转线信息告诉工程技术人员及IPQC。物料员提前30分将备好的物料、钢网送到SMT印刷、贴片工序。
若需要对设备进行日常保养,则在转线前贴片员工与炉前员工合作完成贴片机(重点吸嘴与轨道)日常保养;贴标签员工完成回流炉表面保养;炉后外观员工完成测温板保养。
3.2 印刷机转线工作
由炉前贴标签员工到印刷工位装PCB、搅拌锡膏,其它转线工作内容由印刷员工完成
3.3 贴片机转线工作
由2名贴片员共同调程序、装料(可按机器分工),其它作业与分工同“生产过程中转线”
3.4 回流炉转线工作
由炉外观人员调炉温程序、测试、打印,炉温曲线合格后通知炉前外观
SMT换线制度说明讲解完毕。欢迎朋友们补充。